2022年江苏省考申论热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
【热点概况】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会议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调整教育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并强调新成立的监管司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要求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
【各方观点】
@人民网:从中央层面设立专门机构对校外教育培训开展监管,这无疑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人民日报: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教育,不应该变成一门生意。
【深度解析】
[乱象危害]
现如今,中小学义务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从数理化到琴棋书画再到思维培训班·······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正常课量之余还需要参加各种培训班,繁重的补习严重挤压了他们的休闲时间,使多年一直在呼吁的“减负”成了一句空话,形成越减越负的怪象。这显然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与空前繁荣的培训市场相呼应的是高企的补习费,一节课动辄就是数百元,一个课程下来几千元都是小数目。往往家长会在于周边同龄人的攀比或培训机构疯狂宣传中不自觉地给孩子报上若干个培训班,这无疑给大多数普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高昂的费用并不一定能买来相应的服务。当前诸多教育机构为了扩大生源、吸引家长报名,在宣传的时候弄虚作假夸大教学质量。至于学生进入后的学习效果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乱象原因]
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很多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总想让自己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不断地在孩子的学习上加码,而不去考虑孩子自身的感受,这也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规律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也是家长焦虑的原因之一,为了招来生意,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不断虚假宣传,通过宣传词来故意贩卖焦虑,利用家长的心理需求来制造自身商机。同时,缺乏相应的市场监管以及处罚力度不够等原因从侧面助长了乱象丛生的歪风。
【参考对策】
想要彻底根治培训乱象,让教育不再是一门生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发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1.家长和学校理性看待教育问题,重归教育本质。教育的目的不是攀高就低,而是培育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尊重儿童之间个体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掘他们的特长,使得他们在人格和能力方面得以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以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更不应在学生之间进行攀比。
2.培训机构肩负起教育者应有的使命,完善行业规范。身为教育工作者应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乃国之根本,教育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国家将来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记自身的使命,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失去初心。培训行业应达成相应共识,完善行业规则,进行内部监督。
3.政府出台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处罚力度轻是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在利润大于风险的情况下,自然会使一些不良企业铤而走险。因此,政府需要提高他们的犯法成本,对于一些不良机构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还以培训行业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