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题卡上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哀兵必胜(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B.繁文缛节(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C.审时度势(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D.寒花晚节(节操) 众口铄金(熔化) 因循守旧(因为)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形式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的 ▲ 。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范畴 B.范围 C.领域 D.视域
3.父母让自己丰富、充实和有趣,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是对孩子价值观、生活观 ▲__的引导。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足够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关怀和爱,一切都 ▲ 。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 顺理成章 B.耳濡目染 顺理成章
C.潜移默化 理所当然 D.耳濡目染 理所当然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植物并不多见,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
B.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女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C.我们达到地铁站的时候,他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D.这部历经十年编定而成的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5.“方言孤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这是被大多数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的,但这个现象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则使研究者将信将疑,许多从事文化史和语言史研究的,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
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A. 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承认“方言孤岛”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B. 语言学家与文化史研究者在“方言孤岛”研究上观点不同。
C. 研究者对“方言孤岛”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态度谨慎。
D. 研究者对于“方言孤岛”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存在分歧。
6.下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宫、商、角、徵、羽”这五个从低到高排列的音级为“五音”。
B.汉代开始将“《诗经》《尚书》《礼记》《乐记》《春秋》”称为“五经”。
C.古代社稷坛所用的“五色土”是指“青、赤、黄、白、紫”五色的土。
D.汉代董仲舒所说的“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范畴。
7.关于古人对年龄的代称,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蔻年华”─── 十八九岁 B.“不惑之年”─── 四十岁
C.“耳顺之年”─── 六十岁 D.“期颐之年”─── 一百岁
8.下列古代器物名称与其功用类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簪、菁 ─── 头饰 B.箸、笏 ─── 餐具
C.觥、觞 ─── 酒器 D.履、屐 ─── 鞋类
9.若以“闭门推出窗前月”为上联,下联最贴切的一项是
A.泊舟遥见山巅寺 B.投石冲开水底天
C.落红翩飞风中蝶 D.垂帘隔断满庭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赋体物而浏亮”的观点是陆机提出的。
B.“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主张是韩愈提出的。
C.“词别是一家”的看法是苏东坡提出的。
D.“我手写我口”的口号是梁启超提出的。
11.下列作品、体裁、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七发》─── 赋 ─── 司马相如
B.《李娃传》─── 小说 ─── 元稹
C.《墙头马上》─── 戏剧 ─── 白朴
D.《长生殿》─── 诗歌 ─── 洪昇
12.下列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B.巴金的代表作《家》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的代表 ─── 高觉慧。
C.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的《沉沦》。
D.老舍的话剧代表作包括《茶馆》《北京人》《四世同堂》等。
13.下列作品具有西北地域文化风格的一组是
A.《浮躁》《红高粱》 B.《白银那》《红高粱》
C.《平凡的世界》《白银那》 D.《平凡的世界》《白鹿原》
14.被恩格斯称为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作品是
A.小仲马的《茶花女》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D.司汤达的《红与黑》
15.下列不属于公文版头部分的是
A.发文字号 B.签发人 C.紧急程度 D.公文标题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答题卡上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部分作答)
(一)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16~19题。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价值观
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大体上可区分为儒、墨、法、道四派。
儒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即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孔子又有“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之说,即认为道德实践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为道德而实现道德,一种是以道德有利而实行道德。前者较后者要高。孟子更有“天爵、良贵”之说,这天爵、良贵就是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是实现这种天赋的内在价值。
墨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功利价值论。墨家以利为基本价值,以人民之大利即公利为唯一的价值标准。墨家重利亦“贵义”,即重视道德的价值。但他们是因为“义”对人们有利而实行的,与儒者“仁者安仁”的主张不同。因为墨家以利为基本价值,以人民之公利为价值的唯一标准,故可称为功利价值论。
法家的价值学说也是功利主义的,但其说与墨家颇不同。法家崇尚竞争,崇尚实力,专讲富国强兵,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而墨家讲“尚同”“兼爱”“非攻”。法家这种价值论,在世界观背景上和价值标准上与墨家和儒家都是对立的。它的世界观背景,是以为天地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永无止境的竞争、冲突,而其价值标准则是私利,即一族一姓或个人的私利,更确切说是统治者的私利。
道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绝对价值论。道家认为儒、墨、法诸家所说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偶然的、虚幻的,只有作为宇宙本根的“道”及“一物所得以生”的“德”才有真正的价值。这种要求超越一切相对价值以实现绝对价值的理论,可称为绝对价值论。
儒家虽然主张内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一个最高的价值标准。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孔子弟子有若讲“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儒家看来,道德虽然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正因为如此,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中庸”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值得注意的是,道家强调“不争”,墨家提倡“非攻”“尚同”,与儒家之强调“和谐”有相通之处。而这三家与法家崇尚竞争均异趣。韩非子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见在法家看来,即使道德也是一种竞争的手段。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价值学说虽有儒、法、道、墨四家,但最终的分歧在和谐与竞争的问题上。汉武帝以后,墨学中绝;法家受到唾弃,成为隐文化;道家流传不绝;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和谐就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和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世界观及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规定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原则,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是正确的。但儒家所说的“和”的含义后来演变为“融合”“调和”,轻视斗争,认为斗争没有价值,这就陷入了片面。
(节选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有删改)
16.根据文章阐释,下列对于儒家价值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只有那些地位显赫的贵人才具有天赋的道德意识。
B.儒家以个人的道德完善和人性的和谐发展为最高价值标准。
C.儒家认为,只有做一个“知者”才能有利于仁义价值的实现。
D.儒家强调保持事务的均衡协调,但是也不轻视斗争的价值。
17.对于墨、法两家的异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家以人民之公利为标准,而法家实际是在维护统治者的私利。
B.墨家提倡“非攻”的观点,与法家崇尚竞争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
C.墨家和法家的价值观都以“利”为标准,都属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D.墨家反对“忍者安仁,知者利仁”的主张,在这一点上与法家一致。
1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之后,墨、法都相继中绝,只有儒、道得以流传。
B.崇尚竞争是法家与儒、道、墨三家价值观的重要区别。
C.儒家与道家价值班以同样的“道德”为最高价值标准。
D.儒墨两家价值观的主要分歧在于对“义”的理解不同。
19.请根据文章阐释,简要概括“和谐”的内涵。(4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20~23题。
里革断罟匡君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①于是乎讲罛罶②,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③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禁置罜䍡,设穽鄂④,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⑤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⑥,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⑦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注:①虞:古官名,掌管山泽禽兽之事。②罛罶:与下文“置”“罜䍡”,均为捕鱼器具。③矠:刺取。 ④鄂:捕兽器具。⑤槎:斜砍。⑥鲲鲕:与下文“麑麋”“ 鷇”“ 蚔蝝”,均为未长成的动物。⑦艺:限度。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登川禽 登:登记
B.畜功用也 畜:牲畜
C.蕃庶物也 蕃:繁殖
D.师存侍 侍:伺候
2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行诸国”一句中“诸”相当于“之于”。
B.“是良罟也”一句省略了主语“里革”。
C.“而尝之寝庙”中的“尝”意为“曾经”。
D.“使有司藏之”中的“使”意为“假如”。
22.对“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把渔网藏起来不再滥捕,不如把渔网放在里革身边,使里革不忘去规劝宣公。
B.收藏好被剪断的渔网,不如将里革安置在宣公身边,使宣公不忘里革的规劝。
C.把渔网藏起来不再滥捕,不如把渔网放在里革身边,使宣公不忘里革的规劝。
D.收藏好被剪断的渔网,不如将里革安置在宣公身边,使里革不忘去规劝宣公。
23.请简要概述你从里革的话语中得到的启发。(4分)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浣溪纱•宿孟津官舍
(金)元好问
一夜春寒满下厅。独眠人起候明星。娟娟山月入疏棂。 万古风云双短鬓,百年身世几长亭。浩歌聊且慰飘零。
24.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满”字的艺术效果。(4分)
25.请赏析此种的“山月”意象。(4分)
26.请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7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7.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文学院学生会拟牵头成立“古诗词创作学社”。请你以文学院学生会的名义给校学生会写一份300字左右的申请书。(30分)
要求:(1)内容充实,文体规范,语言得体。
(2)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信息,如涉及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
28.高处令人神往。身居高处,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有“手可摘星辰”的憧憬;在通往高处的路上,有人在险峻的山峰前望而却步,有人则在不懈的攀登中,体会着拾级而上的喜悦。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7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